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无限未来之科技帝国

116找地训练

  “辛苦了,周师傅。”陈文浩和相处了两天的卡车司机挥手告别。

  为了保险起见,他放弃了舒适地乘坐飞机返回江海市,而是选择了跟车一起,看在他掏出的双倍费用的面子上,物流公司答应了这一要求。于是,陈文浩也短暂体验了一把卡车司机的辛苦工作。

  历时两天,今天的中午时分,卡车进入了江海市,将后车厢的一堆木箱卸在了陈文浩的厂房门前,完成了这次运输买卖。

  木箱作为货物外包装,都是在香江完成的,考虑到可能要单人拆卸,尺寸都做得不大。陈文浩也不管其他东西,第一时间开着叉车把装宇航服的木箱和配套用品拖进了车间。其他的木箱就扔在门口,等电池厂派车送来成品的时候,可以顺便装走处理。

  鲲鹏号的改造正在继续,机身右侧开了一个方方正正的出入口,工业机器人依照设定好的程序,任劳任怨地在机体内忙碌安装着线路和设备。陈文浩探头看了一眼,机体中间部位原本纵横交叉的线路已被重新调整,空出了一大块地方,估计就是飞行期间他拥有的地盘了。

  拍拍装着宇航服的箱子,陈文浩开始翻阅小卡收集的各国宇航员训练资料,越看越惊心,本来觉得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勘察器能量吸够、鲲鹏号改造完成,就可以起飞了,没想到在无重力状态下运动和做事还有那么多讲究,看来成行前的训练和体验,很有必要。

  虽然没必要达到正规宇航员的标准,但至少要能大致适应环境。否则真到了太空无重力环境中,一放开手就在空中乱转,连控制方向都做不到,再把自己给转到晕,那就麻烦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到哪能参与这样的训练和体验呢?

  如果没有在美国发生的那些事情,倒是可以考虑美国现有的几家商业太空公司提供的服务。以在此领域知名度较高的SXC公司来说,运行得比较成熟的业务之一,就是将普通客户送上亚太空感受景观,飞行高度可以达到离地60公里以上,接近大气圈中间层的顶部。

  陈文浩对这项服务的飞行高度嗤之以鼻,但是却看中了在飞行之前提供的训练体验课程。打开SXC的官方网站就能看到,在这项报价10万美元的服务内容中,包含了旋转椅、电动秋千、离心机等培训项目,SXC自己有简化版的训练设备。如果你觉得还不够刺激,只需要再出点钱,就可以让SXC出面,租用NASA的专业训练设备感受一番。

  try{mad1('gad2');} catch(ex){}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