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沧狼行

第四百八十七回 建文帝后人

沧狼行 指云笑天道 1907 2021-12-01 11:30

  屈彩凤凤目一亮:"你的意思是,他们可能是宁王之后?"

  天狼摇了摇头:"不,我不是这个意思,当年宁王叛乱后,自己被处死后焚尸扬灰,而他的子孙也被斩尽杀绝,宁王一系,自此绝后,但是除了宁王外,大明多的是太祖的子孙,这些宗室都可能有勃勃的野心,宁王之叛后,太祖锦囊只剩下最后一次的使用机会了,不排除有知道这个秘密的人铤而走险."

  "历朝历代的造反者,往往都是要掌握兵权,可是我朝对亲王宗室的财产管得松,对兵权却是抓得极严,现在的藩王宗室,基本上除了些王府护卫外,手中已经没有兵了.当年宁王起事,靠的是重金收买江湖人物,加上平时在江西收买人心,所以一朝扯旗造反,就能拉出十几万大军,我觉得洞庭帮的所做所为,和宁王非常象."

  屈彩凤听得连连点头:"你这样一说,倒是有这个可能,宁王之乱后,朝廷对于宗室也抓得更紧了,要想象宁王那样礼贤下士,亲自以王爷之尊来豢养江湖人士作为门客,是不可能了,所以若是哪个藩王派出得力亲信,出来组建江湖门派,以此为自己起事时的势力,倒是一步高招."

  天狼微微一笑:"当年宁王起兵的时候,传说中的建文帝后人再次出现,还把那第二道密旨相赠,只有太祖锦囊和密旨同时在手,又是身为朱明子孙,才有登高一呼的能力,屈姑娘,令师曾经参与过宁王起兵的全过程,那个神秘的建文帝后人是何来路?他又为何要为他人做嫁衣呢?"

  屈彩凤秀眉一蹙.想了想,开口道:"师父对当年起兵的事情一直讳莫如深,毕竟当年她失败了,九死一生.所以从来不提.我作为弟子也不好多问.直到她把锦囊相授之时,我曾问过那个建文帝后人为何会出现.又如何能确保以后我们起兵的时候也会出现,她这才透露,说当年送来密旨的,并不是建文帝后人.而是他的亲信护卫."

  "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从密道中逃走后,为了躲避朱棣的追杀,一直隐姓埋名,而护卫他的忠诚侍卫,也是太祖皇帝当年留下的最忠诚的高手,世代都守护着建文帝后人,大明自从靖难之后.总体都是比较稳定的,只有一次英宗的土木堡之变,皇帝成了蒙古人的俘虏,大明也有亡国之虞.那次为了保卫京师,兵部尚书于谦下令四方募兵勤王,本是建文帝后人一次恢复王位的好机会."

  "但那次建文帝后人曾经找过于谦,要他为代表的朝臣向自己效忠,可于谦是一身凛然正气,声称国难当头,不宜再起夺位之争,他答应如果建文帝后人不在此时起兵的话,三年之后会把太祖锦囊奉上,并向其效忠,最终说服了建文帝后人,放弃了那次机会,结果英宗回朝后没两年就发动政变,杀害了于谦,再次夺回王位,那次机会,也就此消逝."

  "又过了几十年,总算等到了正德皇帝这个只知道玩乐的昏君,可是这一回,建文帝后人好象年龄非常幼小,根本不能自己起兵,但宁王又已经为此谋划多年,又听到了正德皇帝对他图谋不轨之事有所察觉的传闻,所以只能提前发动,但他手中只有锦囊,没有密旨,这就会大大地降低他造反的成功可能.所以宁王在起兵之前,也是犹豫不决."

  "结果在这个时候,建文帝的护卫来到了南昌,与宁王密商,约定以密旨相赠,可条件是宁王当时要立下字据,当上皇帝以后,驾崩之时要把皇位还给建文帝的后人,当时宁王急着要这东西,所以就咬咬牙答应了."

  天狼的心微微一动:"你的意思是因为建文帝后人当时年龄太小,所以才把这个当皇帝的机会让给了宁王?可是我有点奇怪,建文帝逃跑之后,子孙也应该繁衍生息,又怎么会只有一个后人呢?"

  屈彩凤叹了口气:"听说这就是建文帝的独特之处了,他当年逃得一命后,认定象太祖那样多子多孙,会引得子孙间手足叔侄相残,为了不让自己的悲剧重演,他立下规矩,以后世世代代只能单传."

  天狼追问道:"单传?那万一这孩子夭折呢?这样岂不是绝了后?"

  屈彩凤摇了摇头:"不,单传不是单生,每代的建文帝后人都会生下几个儿子,但只留下嫡长子一人,其他的孩子在未成年的时候就会被送给别的普通百姓,如果嫡长子出了什么事情,那护卫就会把放在别人家的孩子给接回一个,以继承建文帝的香火."

  天狼长叹一声:"居然还有这样的继承制度,这些忠仆也真是够忠心的,怎么会有这样世代甘愿护主的人?"

  屈彩凤的眼神中光芒一闪:"这点就是建文帝立下的家规了,他的那肖卫,往往就是自己前几代送出去的其他孩子!"

  天狼惊得睁大了眼睛:"怎么会这样?不是都送走了吗?"

  try{mad1('gad2');} catch(ex){}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