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从乡野村夫到至尊王者

29 尚州府衙暗流涌

  尚州府城,通江达海,农产富庶,百工发达,人杰地灵,是一个平静、安逸的地方。

  尚州衙门就位于尚州城正中央,规制雄伟,门前两头大石狮子,分列两旁,威武雄壮。这里面,就是知县办公断案的所在。

  尚州地处大明帝国的偏远边疆,名曰皇土,实则因为天高皇帝远,因此其日常政事,又与北地中原多有不同。中原王朝历经千年形成的各种规矩惯例,到了这里,便都“因地制宜”起来了。

  这里又多是失势罪人的流放之所,因而当地的人文氛围,对皇族大权,多是抱着一种冷漠、抵触的态度。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大明皇权的力量,太过鞭长莫及了。

  于是,在这里,礼制教化不再大行其道。

  这里的人们更信奉的,是争强好胜的民风,和勇武猛战的实力。

  毕竟,没有一个地方是会出现权力真空的。既然皇族大权掌管不来,自然,就会被当地的其他权力所填补。

  因此,在这片土地上,官府的权力,比起帝国的传统统治区域而言,竟然小得惊人。历任知县,甚至大多不敢随意踏出府城半步。自大明设县于此以来,横死在任上的空降官员,就达三人之多。

  在尚州地面上大行其道的,是宗族势力、会道组织、割据土匪等武装势力。

  而普通民众,就沦为了嗷嗷待割的韭菜。

  无论是哪一股势力兴起,他们饱受摧残和压榨,终日过着生灵涂炭的日子。

  因此,尚州的维安,便成了当局的一块心病。

  为了掌控尚州的局势,朝廷不是没有进行过努力。

  可是,天军势力遥在远方,难得“关怀”得到这里。于是,扶持当地“忠心”势力,实行间接统治,就成了朝廷当局对此地管治的基本手段。

  正因如此,北屯兵营,应运而生。

  北屯兵营,创办至今,已有近十几年之久。

  它的创建者,就是十几年前在任的尚州知县董文龙。

  这位董文龙,当年因为蟠龙军势力兴起的局面,上书朝廷,将蟠龙军等势力定性为叛乱组织,而后,被临时任命组建镇乱军团,剿灭当地叛乱。

  背靠着朝廷的资源,董文龙迅速拉拢当地忠心于他的势力,并且选取交通要道上的风水宝地,大修营寨,招兵买马,建立起了北屯兵营。

  北屯兵营名义上是朝廷的兵营,实际上却成了董文龙的私人武装,直到当下,仍然如此。

  当然,董文龙此时早已不在尚州为官了。因为镇反的功绩,董文龙屡屡升迁,后来更被提拔进京任职。

  而北屯兵营,现在直接执掌于董文龙堂弟董武的手中。

  作为董家的私人武装,自从董文龙高升离开尚州之后,北屯兵营习惯性不再听命于尚州府衙,仍然听命于董家。

  这样一来,从此之后,尚州府衙和北屯兵营,又开始了暗中的较劲。

  不过,因为尚州府衙每隔几年就得换一次人,而北屯兵营总是掌握在董家手中,因此,在政策延续性上面,北屯兵营比尚州府衙有着不小的优势。

  再加上尚州人认拳不认理的民风,使得董文龙后任知县们执掌下的兵力寥落的尚州府衙,变成了极其没有存在感的部门,越发衬托出北屯兵营的强大力量。

  然而,再没有存在感,它也是尊奉至圣先师的皇权和朝堂在本地的正统代表啊。

  因此,孱弱的尚州府衙,却在熟读圣贤、识书辨字的地主、文士们心目中,成了一处“心向往之”的圣地。

  try{mad1('gad2');} catch(ex){}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