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三百七十一章 达尔朗战略

决战第三帝国 远征士兵 931 2021-12-01 12:25

  后来秦川才知道瓦尔多所言不虚。

  这其实跟德国也有关系……德国占领了法国北部,只留下维希政府苟且偷安。

  但达尔朗却并不甘心继续这样,他知道法国如果要保全自己最终还得依靠自己的武装力量……在德、英、美之间游走只能延长法国的时间。

  然而,停战协定又限制法国军队不能超过十万,而且这支军队在武器装备方面还有诸多限制,再加上德军对这支军队又盯得很紧,于是想依靠这支军队自保基本是不可能的。

  于是,达尔朗就把目光投向了殖民地阿尔及利亚。

  阿尔及利亚至少有几个优点:

  首先,德国不重视殖民军……这是德国人的血统和种族观念造成的,他们认为只有优秀的民族团结在一起才能爆发出更大的力量,劣等民族掺杂在其中就会起反作用。

  因此德军并没有把佐阿夫兵团放在心里,这使达尔朗有可乘之机。

  其次,阿尔及利亚与法国本土隔着一条地中海,那时法国土伦舰队还没有被德军缴获。这地形对法国的防御十分有利。

  达尔朗的打算是,有一天当德国自北往南的发起进攻的时候,法军当然是无力阻挡德军钢铁洪流般的进攻的。

  但是,如果能利用土伦舰队将法国政府转移至阿尔及利亚,再用土伦舰队以阿尔及尔港为基地进行海上防御……就可以避免与德军在陆地上的接触,因为众所周知,德国海军已经被英国封锁在港口里无法动弹。

  就算德国借意大利海军之力进攻阿尔及尔,法国海军也有一战之力。

  于是,达尔朗就有意识的将重心转移至阿尔及利亚。

  最重要的,就是让阿尔及利亚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地区……简单的说,就是既能生产必须的生活用品,又能生产武器装备,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失去法国的情况下继续与德国对抗。

  生活用品的生产是摆在明处的,这也使阿尔及利亚有了一种变态的繁荣……法国投降之前阿尔及利亚其实是没有这么多工厂,同时工商业也没有这么发达。法国投降之后,由于达尔朗有意识的支持和转移,才使位于阿尔及利亚的工厂有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

  try{content1();} catch(ex){}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