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燃烧的海洋

第十二章 渐行渐远

燃烧的海洋 闪烁 1356 2021-12-01 12:26

  中日在经济领域的关系.用一两句话肯定无法说清楚。

  客观的讲,维系中日关系的,正是经贸关系与民间往来。

  二十世纪七零年代末,动荡时期结束,中国走上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的发展道路,首先进入中国的,就是日本企业。

  随后十年,可以说是中日关系的黄金十年。

  虽然前苏联解体后,中国受到西方世界封锁与禁运,中日关系出现倒退,特别是因为日本领导人不正视历史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参拜供奉战犯的靖国神社,严重影响了两国间的高层往来,但是在经济与民间层面上,中日两国的交往从未断绝,而且日本依旧向中国提供了很多援助,比如日元贷款。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随着民主党上太执政.中日关系曾经有所改善。

  只是在短短两年之后,因为新任首相再次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出现倒退,高层互访中断数年之久。

  第二次朝鲜战争结束后,中日关系曾经出现了短暂的复苏。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回光返照。因为中国刚刚在朝鲜击败了美国,而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效果还没显现出来,日本出于自身利益,不得不在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主动与中国改善关系。另一方面,中国面临再次被世界孤立的危险,也需要同周边国家改善关系。所以双方的往来更加密切,出现了短暂的蜜月期。但是随着美国完成全球战略调整赋予日本极大的政策自主权,通过从日本本土撤军出售先进武器增强贸易往来等等手段让日本获得足够多的利益中日关系再次冷却了下来。

  问题是,在经济层面上,日本能与中国划清关系吗

  根据日本民旬机构做的统计.到二零一八年,在华有业务的日本企业超过五万家,总投资已超过三万亿美元,年净利润高达三千三百亿美元。这还是金融危机刚刚过去的结果,在二十一世纪初.日本企业在华的年净利润在四千亿美元以上。包括三菱丰田本田索尼与松下在内的众多日本大型企业中国都是其全球第一大销售与服务市场,甚至是全球利润最高的市场。

  可以说,没有中国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很多日本企业已经破产倒闭了。

  比如在二十世纪末三菱汽车公司一度濒临倒闭,正是在华销售与服务业务的利润帮助渡过了最为困难的时期。

  与日本需要中国一样,中国也需要日本。

  改革开放的最初时期,正是日本企业带来了资金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让中国人了解到了外面的世界。

  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日本产品随处可见。

  从汽车到家电从衣服到奶粉从电灯到五金工具都能见到日本品牌,或者日本企业的影响力。

  只是,这种关系,正在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中国的经济政策发生改变。

  虽然现阶段,中国经济改革主要集中解决国与民的问题,即重点打破国有企业在高利润行业的垄断地位逐步扩大开放范围,让民营企业参与竞争,以形成更加完善合理与公平的市场竞争体制,并没涉及到外资企业,但是有远见的人都知道,随着更有活力的民营企业逐步主导中国经济.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中国肯定会大力扶持民族产业,逐步取消针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

  try{mad1('gad2');} catch(ex){}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