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燃烧的海洋

第一百二十二章 拖后腿

燃烧的海洋 闪烁 2542 2021-12-01 12:26

  对交战双方来讲,密克罗尼西亚海战都打得有点不明不白。

  主要就是,这是一场典型的遭遇战,战斗打响的时候,双方的准备工作都不足,也就不可避免的犯了不少的错误。如果不是突然遭遇,而是有所准备,这场海战的结果肯定会大不相同。

  从战略的角度讲,这场海战没有胜利者,也没有失败者。

  虽然在海战结束之后,美军没能守住马里亚纳群岛,到了五月底,关岛塞班岛与提尼安岛上的守军在弹尽粮绝之后,向阿纳塔汉岛上的中队投降。但是美军至少稳住了西太平洋防线,而且使得中国海军在未来两年之内,丧失了进军夏威夷群岛的能力,只能把战略重点转向西南太平洋。

  对中国海军来说,最大的损失就是丧失了战略进攻能力。

  虽然到二零五三年底,在第二批泰山级航母服役以及恒山号与嵩山号修复之后,中国海军取得了兵力上的优势,但是这点优势还不足以发动战略进攻,因为美国海军在年底的时候获得了第二批美国级航母,有足够的力量守住西南太平洋防线,遏制中国的战略进攻。

  也就是说,到这个时候,太平洋战争进入了战略僵持阶段。

  对中国来说,这不是什么坏事,因为这意味着,美国通过突然发动战争所取得的战略优势已经荡然无存。

  要知道,到此,战争才打了不到半年。

  更重要的是,中国海军是在折损了三分之二的舰队之后,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战果,而美国海军是在战斗力没有任何损失的情况下,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从优势变为劣势,而且丧失了战略主动权。

  从政治上讲,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对那些处于观望状态中的中立国而言,这更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重大影响。

  四月二十四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谈判工作正式结束,在中国承诺派遣三个集团军帮助哈萨克斯坦守卫边境防线以及接受了其他的政治条件之后,哈萨克斯坦将以中国盟国的身份参战。

  第二天,中队就越过了中哈边境。

  当天,就有一个集团军进驻哈萨克斯坦,先头部队在当天下午抵达阿斯塔纳。到了四月二十六日,三个集团军都进入了哈萨克斯坦,控制了阿拉木图卡拉干达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阿列克谢耶夫卡科斯塔奈等战略交通要地,并且按照中哈协定,控制了哈萨克斯坦的主要军事基地。

  可以说,中队在哈萨克斯坦的行动非常迅速。

  这也是有客观原因的。

  主要就是,哈萨克斯坦是独联体成员国,属于俄罗斯经济体,与俄罗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哈关系不算太糟糕,但是在哈萨克斯坦国内,亲俄份子肯定比亲华份子多得多。特别是在哈萨克斯坦军队里面,大部分军官都是亲俄份子,而且有不少极端份子。

  所幸的是,中队的行动非常迅速,没有给哈军中的极端份子任何机会。

  事实上,这也决定了哈军在这场战争中不会为中队提供多大帮助。

  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不是哈萨克斯坦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中国很有可能不会策动哈萨克斯坦参战。原因很简单,为了控制哈萨克斯坦,中国至少需要在这个拥有数千万人口的国家部署十五万地面部队,并且时刻提防着驻扎在附近的友军,而在二零五三年,中队的规模并不大。

  对中国来说,哈萨克斯坦的最大价值,就是为战胜俄罗斯开辟了捷径。

  要知道,通过哈萨克斯坦,就能绕过西伯利亚地区,而且哈萨克斯坦国内拥有较为完善的铁路系统。按照戚凯威的估计,哈萨克斯坦的铁路至少能够支持六个集团军,加上正在发展壮大的战略空运力量,到二零五三年底或者二零五四年初,就能在里海北部地区投入十个集团军。

  以俄军的表现,十个集团军足够取得最后的胜利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策划哈萨克斯坦参战,也正是戚凯威的用意,甚至可以说是他在向外交部施压。

  只是,事情总有正反两面。

  四月二十五日,哈萨克斯坦宣布参战后,俄军立即采取行动,出兵占领了哈萨克斯坦西北部地区,即里海北岸地区,控制了乌拉尔阿克托别与阿特劳,沿乌拉尔到阿特劳即乌拉尔河建立防线。

  由此引发的结果就是,大陆战场上出现了第三条战线。

  对戚凯威来说,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的一方面是,获得了绕过西伯利亚直接进军俄罗斯腹地的进攻线路,也就不用在西伯利亚上鏖战了。

  坏的一方面是,戚凯威手里的兵力非常有限,在暂时还不能从西伯利亚战场上抽调兵力的时候,只能用战略预备队来填补这条战线。

  当时,戚凯威手里的战略预备队就是第四十二集团军。

  事实上,这完全在戚凯威的预料之外,或者说他没有为此做好充分准备。

  按照他的计划,第四十二集团军将用来替换第三十八集团军,而且在四月初就已做出了安排。虽然受牧浩洋在西太平洋上发动进攻影响,戚凯威暂缓了换防行动,但是在他的部署中,第四十二集团军有更大的用途,即在控制了哈萨克斯坦之后,让第四十二集团军在西伯利亚战场南面发动进攻,包围退守鄂木斯克的俄军,从而把第三十八集团军与第十五空降集团军解脱出来。

  随着俄军主动进入哈萨克斯坦,戚凯威的设想泡汤了。

  四月二十七日,第四十二集团军开赴哈萨克斯坦,并且在一天之内完成了长达一千五百公里的急行军。

  必须承认,这是个奇迹。

  在战争史上,还没有一支地面部队能在一天之内行军一千五百公里,即便是同样装备了地面战平台的其他集团军,也没有过类似的记录。

  当然,第四十二集团军能够做到,并不是超常发挥。

  在此之前,陆军司令部就制订了一份备用计划,主要内容就是在俄军主动出兵哈萨克斯坦的情况下,紧急向哈萨克斯坦西北地区派遣作战部队。虽然在这份计划中,准备调动的是预备集团军,而且用铁路进行运输,但是至少有了一份可以采纳的行动计划,不用临时制订计划。

  try{mad1('gad2');} catch(ex){}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