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燃烧的海洋

第二百五十六章 取胜的基础

燃烧的海洋 闪烁 1249 2021-12-01 12:26

  第二百五十六章取胜的基础

  印度等盟国在这个时候要求出兵协助中队作战,都是希望在已经能够看到胜利的时候抓住最后的机会,在美国战场获得一席之地,从而在战后的世界格局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赢话费,

  当然,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打算。

  印度总理先站出来,不是在借此机会向中国挑战,而是希望能够巩固与中国的同盟关系,从而使其在南亚的地位得到中国的承认。当时,印度的基本战略不是称霸南亚,而是成为中国在南亚的代言人。

  说白了,印度早已没有了野心,现在甘愿充当中国的地区操盘手。

  当然,也不能说印度没有野心,只是印度的野心不再是成为世界大国更不会为此挑衅中国,只是希望能够在中国主导的新世界里,成为中国的头号盟国,从而成为新世界里的老二。

  事实,这与半个世纪前的日本非常相似。

  紧跟着印度站出来的是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不是针对中国,而是针对印度,即不希望印度展壮大。

  在巴基斯坦的战略中,亲华遏印是重中之重。

  如此一来,巴基斯坦就得遏制印度,阻止印度成为东方同盟集团中的老二,至少也应该获得与印度同等的地位。只有这样,在战后的新秩序中,巴基斯坦在南亚地区的地位才能得到保证。

  第三个挺身而出的是印度尼西亚,其目的与印度相似,即成为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代言人与头号地区强国,在协助中国控制东南亚的同时,获得该地区的最大利益,以维持本国的高展。

  这样,也就不难理解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为何会积极提出向美国出兵了。甚至连新加坡都以准盟国身份提出,愿意在美国战场出力,帮助中国取得最后的胜利。

  当时,新加坡甚至成立了一个亲团,由民间知名人士组成,专门跟中国的高层领导人拉关系,甚至还有几个新加坡的知名商人与黄瀚林是老乡,提出要回故乡展,帮助故乡的现代化建设出力。

  问题是,中国已经不是五十年前的中国了。

  事实,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爆之前,中国已经是世界最达的国家,即便按照人均国民产值计算,中国也不比美国差多少,如果以购买力为标准来计算人均值的话,中国则过了美国。至于所谓的现代化,中国就是标杆,其他国家都得跟着学。比如,中国在战前就实现了电力免费供应,而生产电原料维持电站建设电力输送网络与电力基础设施的费用,全部由政府税收承担,居民在全国平均水平内的电力使用全部免费,只有过平均值的部分才需要交纳社会公共资源占用税,而这笔每年有万亿元的税收,全部用来维护国家电力基础设施。要知道,在战前,人口过一亿的国家中,只有中国实现了电力免费供应。此外,城市供水生活用燃气供应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使用权等与民生有直接关系的社会资源,要么已经实现了免费要么在大部分地区实现了免费,即国民的基础消费都通过税收支付。

  try{mad1('gad2');} catch(ex){}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