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燃烧的海洋

第一百三十二章 攻守两难

燃烧的海洋 闪烁 861 2021-12-01 12:26

  第一百三十二章攻守两难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在密克罗尼西亚海战之后,弗伦奇上将向国防部长麦卡锡与参联会主席马歇尔上将提交了一份作战评估报告,对美军舰队存在的问题以及最需要克服的难题做了总结。

  这里面,最严重的问题就是针对大口径电磁炮的防御能力,以及远程炮火打击能力。

  事实上,这是同一个问题。

  原因很简单,美国海军大型战舰上装备的还是轨道电磁炮,即便拥有超过中国海军同类电磁炮的性能,可是仍然比不上线圈电磁炮。比如,班布里奇级巡洋舰上的大口径电磁炮的有效射程只有六百公里,即便是芝加哥级巡洋舰上的大口径电磁炮的最大射程也只有八百公里。

  可以说,这已经是轨道电磁炮的极限了。

  在弗伦奇看来,首先就得拥有与对手相当的打击能力,因此他建议立即全力研制大口径线圈电磁炮,并且同步开发射程超过一千英里的远程炮弹后来降低到八百英里,也就是大约一千三百公里。

  事实上,美国研制大口径线圈电磁炮的起步时间不算晚,与中国海军相差不大。

  可惜的是,在最初阶段,美国海军对大口径电磁炮的定位与中国海军完全一样,而且美国的技术积累更加雄厚。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美国海军认为,现有的大口径轨道电磁炮已经足够胜任对地打击任务,没有必要在大口径线圈电磁炮上投入太多的研制经费,甚至没有必要开发大口径线圈电磁炮。

  正是在美国放慢了大口径线圈电磁炮的研制进度时,中国在该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当然,这也与美国海军的一些传统认识有很大关系。

  虽然在大口径线圈电磁炮项目上,一些有远见的美国海军军官就提出,这种理论射程没有上限的大口径电磁炮,能在某些时候取代舰载航空兵,成为海军的主要打击力量。但是在讨论具体的战术用途时,美国海军也没能避免一个问题,即如何确保电磁炮能够准确命中一千多公里外的目标

  try{content1();} catch(ex){}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