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海魂

第十九卷 蓄势待发 第三十七节 独立空军[初九第一更]

海魂 闪烁 1520 2021-12-01 12:26

  成立独立空军的事情,其实早在第一次全球战争结束之后就已经有人提出来了。当时,航空兵在战场上初试身手,如同廖汉翔这样的一大批有远见的将领都认识到,轰炸机将主宰未来的天空,从而主宰未来的战场,为了能够让航空兵在战场上挥出最大的战斗力来,完全有必要成立独立的空军,即6海两军之外的第三个军种。

  最先成立独立空军的不是唐帝国,而是欧洲的那些国家,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都在第一次全球战争结束后6续成立了他们的空军,甚至还有防空军。当时,帝国国内也就成立空军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甚至还引了一场国民大讨论,支持成立空军的人并不少。舆论支持对军队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帝国海6两军的利益争执最终让空军变成了泡影,在6海两军都先后成立了航空兵之后,在薛希岳之前的两任帝国相也都觉得没有必要费时费力地去搞个什么空军出来,而因此得罪了6海两军,那还吃不了兜着走呢。

  在薛希岳上任初期,又有人提出了成立空军的设想,当时,薛希岳还是比较重视的,毕竟已经有好几个国家成立了空军,连波斯帝国都在准备成立空军了,德国空军更是展迅,并且通过成立空军,在航空作战理论方面走在了唐帝国之前。可问题是,当时帝国才经历了经济危机,在薛希岳的第一届任期内,他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帝国的经济,恢复帝国的社会秩序,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买到足够的米面下锅,而不是每天都饿着肚皮去四处奔波,寻找工作。因此。没有任何理由把钱花在军队上,特别是花在原本就已经有了航空兵的基础上,再成立空军这件事情上。当然,让薛希岳当时放弃成立空军的想法的却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这就是薛希岳的经济恢复政策。

  在解决经济危机的时候,薛希岳彻底的放弃了以往的帝国经济政策,放弃了完全自由市场地经济模式。因为自由也就代表着无序,代表着混乱,代表着投机倒把,在当时的经济学家眼里,那场几乎摧毁了整个世界的经济危机实际上就是由股市投机倒把引的,并且波及到了金融市场,对制造业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最终几乎就摧毁了帝国的经济基础。薛希岳采取的政策是有限地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政策,而其最重要的标志是,由政府出台各种各样的经济法规来约束资本家的投资行为,遏制投机倒把活动,规范市场秩序。以形成良好地竞争与展机制。这是长远政策,而短期刺激经济展的政策则是通过大规模政府投资,兴建大量的基础设施,利用政府财政赤字来增强社会资金流动,通过有限的,有控制的通货膨胀最终刺激经济展。

  对唐帝国来说,这显然是最有效的经济展手段,而且这些政策的最终目的都是要让帝国从根本上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可这却直接导致了其他国家的经济进一步衰退。特别是在让唐元贬值,以此增加出口。利用外界投资,以及全世界地资本市场来拉动帝国国内经济增长方面,这几乎搞垮了其他国家的经济。而正是这些政策,最终导致金本位的世界金融体系崩溃,贸易竞争最终严重激化了原本就不怎么好的国际关系,为后来的全球战争埋下了伏笔。

  在薛希岳所采取的一系列地经济政策中。似乎与军队没有多少关系,可实际上却有很大关系。比如,通过扩大军购刺激工业生产。另外,在基础建设方面,当时薛希岳规划了帝国的交通基础干线,其中大部分都在战争爆前建成,而这些交通基础设施的建造工作也需要军队的支持。反正,当时薛希岳要想让他的经济政策得以顺利推广,就必须要得到军队的全力支持。显然。薛希岳在这个时候提出成立空军的话,不仅不符合帝国的实际国情。还将使他失去海6两军的支持,恐怕他的经济复苏政策就不会获得成功,至少不会完全成功了。

  try{mad1('gad2');} catch(ex){}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