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战斗在甲午年

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沽口四

战斗在甲午年 西瓜是水果 994 2021-12-01 12:35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一直到北洋水师没有成军之前,为了拱卫津京安全,大清政府始终致力于大沽炮台群的修筑,放置了大量重炮。

  并且在北面三十里的北塘,海河上游六十里的双港,都建造了炮群,大量驻兵。

  从1875年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创设北洋水师,大清的海防思想就从近岸的海防炮阻敌,变成了用‘坚船利炮’的军舰和敌军在海面进行对决。

  这样,北洋陆基炮群的精力,就几乎都投注到了威海卫军港和旅顺军港的建设之中,根本无暇为大沽炮台进行换装。

  至于北塘,双港,那更是没戏。

  而这二十余年的时间里,正是由铁肋木壳包钢皮的木质舰船,过渡到通体钢体铁甲舰的关键时期。

  大沽炮台的落伍火炮,除了在封锁海河口,或者轰击敌军的近处登陆部队,有点用处以外,对现代海战,基本都是一群摆设。

  这也不能埋怨北塘守营溃逃,就算不逃,也只能当悲催的活靶子,连日军舰群的一根***,都摸不到。

  不过这些年北洋水师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整天风骚的巡游长崎,南洋,一时风头无两。

  所以在大清朝上下都一致认为,在大沽口再花费数百万辆银子购买现代钢体火炮,根本就是白白的浪费。

  最后还是在1891年,户部尚书翁同龢上奏停止购买海军军械三年。

  李鸿章手里有银子没地儿使,再说大沽炮台也确实太不成样子,让洋人们看了不免丢了大清的脸面。

  而且购买海防炮放在大沽炮台,也不算是‘购买海军军械’。、

  李鸿章就打了一个擦边球,这几年陆续为大沽炮台购买了63门,大小口径的克虏伯火炮。

  大沽南炮群‘威’字炮台,4门75mm口径克虏伯行营炮,有效射程达到5000米。

  ‘震’字炮台,4门75mm口径克虏伯行营炮。

  ‘海’字炮台,6门75mm口径克虏伯行营炮,1门120mm25倍口径克虏伯加农炮,有效射程5222米。

  在其余的12座小炮台,放置了12门75mm口径克虏伯行营炮。

  大沽北炮群‘门’字炮台,4门75mm口径克虏伯行营炮,5门克虏伯120mm25倍口径炮。

  try{mad1('gad2');} catch(ex){}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