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抗日之战神传奇

第二十九章破锋八刀(3)

抗日之战神传奇 黑色狐狸 1008 2021-12-01 12:35

  二十九军的“破锋八刀”,在长城抗战中曾大放异彩,其中最著名的一役由赵登禹创造。赵登禹派出麾下王文海团连夜增援喜峰口,王文海亲自组织了五百人的大刀队,乘夜摸入日军阵地,用大刀对鬼子大肆砍杀,一下子就稳定住了战局。而在之后的战斗中,二十九军在与日军进行白刃战时,同样依靠大刀战术,创造了好几起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部队里,也涌现出了诸如王元龙这样令鬼子闻风丧胆的抗日英雄。有证可考的是,王元龙单单在喜峰口那场突袭战中,就手刃16名鬼子,堪称鬼子杀手。

  肖战歌重视“破锋八刀”的练习,是加入三十八师新兵营后受到的启发。三十八师新兵营的大刀技法教官名叫王荫芗,系223团的团副。开始教授新兵们“破锋八刀”前,王荫芗说了如下一段话:“小崽子们,是不是觉得很好奇,觉得都已经火器时代了,为什么还要练习大刀?原因很简单,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打小日本!你们还没机会上去战场,也没和小日本交过手,等你们上去战场,和小日本打过仗,你们就会发现,战役无论大小,日本子最终都会选择用白刃战来结束战斗……本来,驳壳枪是对付白刃战最好的武器,但问题是,我们没有能力给每一个人都额外配备一支驳壳枪。那怎么办呢?小日本有枪刺,我们就用大刀对付他……”

  小鬼子喜欢用白刃战来结束战斗,这并不是王荫芗信口雌黄。有史可考的是,在日军1873年颁布的第一版《步兵操典》和在1932年颁布的新版《步兵操典》中,刺刀训练都被列为重点,其中,在1932年颁布的《步兵操典》中,更用“充溢的攻击精神可以凌驾与物质的威力之上”这样的文字来定义白刃战的重要性。

  小鬼子强调和重视白刃战,有从精神层面来恐吓和打击敌人的意思。在中国战场,在抗战早期,小鬼子也确实达成了这个战术目的。当时的中国军队,武器装备本就弱于日军。武器弱之,训练强度、专业性、体魄又不如鬼子,也就难怪中国士兵刚开始两三个打一个鬼子都拼杀不过了。当然了,过分强调白刃战的作用,这其实是违背了现代战争发展规律的。所以,同样的日军,同样的战术,在诺门坎战役和太平洋战争期间,当他们的对手换成苏军和美军的时候,吃亏的,就变成了日本人一方。会发生这种逆转,和苏军、美军自动化武器的普及率极高有关。其中美国人为了对付日军这种战术,甚至丧心病狂的专门为每个士兵都配发一支手枪……

  try{content1();} catch(ex){}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