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血魂1937

第一百二十三章: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血魂1937 负凌云 2039 2021-12-01 12:35

  6.123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司令!你千万不要动!鬼子对你的身份已经有了察觉,我去想办法搞掉他们!”

  徐子龙盯着远处小楼里面射击产生的火花慢慢的调整着黄浩然的藏身之处,幸好刚才司令那非常意外的一枪将这几个隐蔽的很好的小鬼子给打了出来,要不然现在......徐子龙只是想一想都有些汗流浃背。

  他哪里知道鬼子一开始的目标恰恰是他,被徐子龙换了一身行头的黄浩然一开始都没能被鬼子狙击手看上!

  现在是黑夜,徐子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消灭掉附近所有的光源,只要把鬼子的狙击手抛进一片黑暗当中,就是对方枪法如神也只能剩下抓瞎的份!

  “一排长!三排长!用手榴弹把附近的火都弄灭!咱们得先弄瞎了小鬼子的眼睛!”

  “轰!轰!......”几声响动过后,原本正在燃烧的几个火堆被熄灭了,黑暗笼罩了这片废墟中的空地。

  黄浩然在石柱后面拉动枪栓顶上了新子弹,刚才结果了一个小鬼子的那发子弹壳被抛了出来,莫辛-纳甘步枪是一种旋转后拉式枪机、弹仓式供弹的手动步枪,是俄国军队采用的第一种无烟发射药步枪。它采用整体式的弹仓,通过机匣顶部的抛壳口单发或用弹夹装填。弹仓位于枪托下的扳机护圈前方,弹仓容弹量5发,有铰链式底盖,可打开底盖以便清空弹仓或清洁维护。由于是单排设计而没有抱弹口,因此弹仓口部有一个隔断面器,上膛时隔开第二发弹,避免出现上双弹的故障。在早期的枪型中,这个装置也兼具抛壳挺的作用,但自M1891/30型开始,以后的枪型都增加了一个独立的抛壳挺。

  黄浩然手中的这杆步枪就是M1891/30型,北极熊对日本人的提防不是一天两天了,所以他们提供给中国用来打日本人的武器都是比较先进的型号。

  趁着火光刚熄灭的那一瞬间,黄浩然从石柱后面转了出来,举起手中的步枪冲着远处的小楼射出了子弹,徐子龙被黄浩然的这意外举动吓了一跳,两旁的特务营官兵纷纷跳出来挡在黄浩然的面前,黄浩然在完成了这一次射击之后,硬是没办法再找到任何一丝的空隙,他只能悻悻的退到了后面。

  当徐子龙的卫兵开始炸火堆的时候,小楼里面的鬼子狙击手就意识到了情况不妙,他赶紧带着他的小组转移位置,99军特务营的的强烈反应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了黄浩然的价值,日军狙击手决定咬住黄浩然一行人,寻找机会实施狙击。

  徐子龙发现小楼里面的鬼子一直没有还击,他出声示意特务营的官兵停止射击,这一阵密集的枪声给特务营引来了附近的鬼子,最外围的警戒线已经和日军发生了交火,徐子龙觉得应该赶紧转移,比起解决掉日军的狙击手,黄浩然的安全和城防司令部的运作显然更加的重要。

  “司令!咱们趁现在赶紧转移吧,动作快些也许能甩掉鬼子的尾巴!”

  黄浩然点了点头,他也明白现在不是争一时之气的时候,得尽快找个安全些的地方恢复和部队的沟通。

  “去99师师部!也省得沈师长给咱们发战报了,文字的东西,沈老二不擅长,现在就走!”

  机要室立刻架起电台和沈元龙的99师取得了联系,沈老二派出了一支队伍朝着城防司令部前进的方向迎了过来。

  徐子龙带着几个手底下最精锐的士兵紧紧的围住了黄浩然,有了刚才的那段历险,黄浩然一下子失去了很多的自由。

  当最后一名特务营的士兵睁着警惕的眼睛离开之后,从一堆瓦砾中爬出了三个黑色的人影,这三个人就是刚才在小楼上和系徐子龙的特务营交战的日军狙击小组。

  厚重的云层忽然露出了一条缝,洒下来的月光照在了日军狙击手的衣领上,这名日军狙击手居然是一名少佐!

  弹药不足,射击精确,生性狡诈,是日军偏好狙击战术的天然因素。因为国力匮乏,浪费不起弹药,日本对研制自动步枪缺乏热情,因此战术上强调步兵的“每发必中”和“白刃主义”。日军在射击训练上对精确性要求极严。初步要求是:对于射程300米的伏靶,不仅5发子弹要全部击中,而且至少要有3发是集中在一个拳头大的面积上。达到这个程度后,就是限秒射击。最初是限在4秒以内击中300米外不知从哪里露出来的靶子,其次是限2秒。这也做到后,就戴上防毒面具快跑30米,接着进入限秒射击。很多新兵因为最初过不了此关,不断遭到班长和老兵的申斥:“打不中就不准吃饭!”按照这个标准训练出来的日军步兵,几乎每个人都是狙击手。

  按日军编制,每个步兵中队编有专职步枪狙击手15名,每步兵小队为5名。这些射手都基本能达到“每发必中”的射击精度。可以说,淞沪战场上中国军队的相当大一部分伤亡,都是日军的狙击手造成的。与中国士兵中普遍存在的壮胆式“滥射”相比,日军狙击手确实是以最少量的弹药达成最大作战效能的杀人机器。

  try{mad1('gad2');} catch(ex){}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