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血魂1937

第五章:从武昌到黄泛区

血魂1937 负凌云 3351 2021-12-01 12:35

  第五章:从武昌到黄泛区

  9.5从武昌到黄泛区

  “委座说的极是其实我也一直对政府里面的同僚们说黄佑臣是个忠勇之人,可就是没有什么人买账现在想来,或许是因为黄佑臣窜升的速度太快了一些,所以才会引起旁人的嫉妒吧这倒是正应了那句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啊”

  何部长选择见好就收退了下来之后,立即又给张群递了个眼色示意让他继续跟上群会意的点了点头,然后赶紧站出来继续抹黑黄浩然。

  “听了敬之兄的这番话,我倒是也想起一件事情最近报纸上有不少关于黄佑臣的文章,也不知道委座和敬之兄看了没有?”

  张群原本预计他说到这里的时候,最高当局或者是何部长一定是主动接腔的。可事情的发展却超出了张群的预料,不仅最高当局没有说话,就连何部长居然也没有半点要接话的意思,这让张群心中好不失落

  如今这话既然已经开了头,即便是没有人接话,张群就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往下接了

  “说来也真的是很奇怪那些向来不服政府管教的记者们似乎独独看好黄佑臣,对黄佑臣简直就是另眼相待他们在报纸上不停的鼓吹,说中央军别的将领哪怕是获得一场小胜也能立即升官授奖,而黄佑臣转战第第1两大战区连克日军数员名将,军委会居然连一点表示都没有实在是有些厚此薄彼尤其是最近,这样的报道更是频繁见诸报端,搞的民间舆论滔天我听说还有人将黄佑臣和当年的张少帅相提并论,说黄浩然不受重用的原因是政府又要开始打压主战派!”

  张群的这番话让最高当局有些讶然最高当局没有想到张群为了抹黑黄浩然,居然连道听途说、风闻言事的东西都拿了出来刚刚何部长才给黄浩然扣上了“亲苏”的帽子,现在张群又在自己面前不断暗示黄浩然有煽动舆论胁迫政府的行为,看来这两个人还真的是想要将黄浩然打下十八层地狱啊

  若是换了旁人见到何部长和张群这样一唱一和、言之凿凿也许就信了可最高当局又岂会是一般人?有从开始到现在的这段时间,便足够最高当局想明白里面的关节了

  这可没想到张群为了把持川政,何部长为了救出桂永清,居然不惜颠倒黑白,诽谤中央军里面最能打仗的将军看来花园口防水不光是挡住了日本人的野心,也让政府里面的大员们失去了危机感这才过了几天的安稳日子就又开始互相拆台

  如果最高当局指望这些酒囊饭袋去对付小日本,也许早就亡国了

  最高当局是越想越气看向张群的眼神也开始便的凶狠起来偏偏这时候张群正好说到了兴头上,他完全没有注意到最高当局的气场已经发生了变化,还在继续将黑黄浩然的事业进行到底

  “委座如果真的就是一帮记者在为黄佑臣觉得委屈,那倒也算不上一件大事怕就怕这件事的背后有人在指使听说陈辞修近来也在因为黄佑臣闹情绪,如今国家正是多事之秋,大将之间互相猜忌,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我看这事恐怕不会那么简单”

  将准备了半天的说辞全部倒出来之后,张群长朝着何部长抛去了得意的眼神仿佛是邀功一般何部长看着脸色已经多云转阴的最高当局,真恨不得现在就冲上去掐死张群这个白痴

  真不知道张群是怎么混上行政院副院长的高位的你抹黑黄浩然就好好的抹黑黄浩然好端端的又把陈辞修拿进来做什么?一竿子打翻最高当局的两员心腹爱将,你张群有这个本事吗?

  还有最后那句“如今国家正是多事之秋,大将之间互相猜忌,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简直就是屁话中的屁话黄浩然和陈辞修什么时候告诉你张副院长他们两个人之间有不愉快了?明明就是你张群在这里挑拨嘛居然还蠢到了自己给自己扣大帽子的地步

  何部长觉的他必须立刻解除掉他和张群之间的“同盟关系”,要不然的话,他很可能会受到张群的连累

  想到这里,何部长悄悄的将他站立的位置往边上挪了挪,和张群划清了界限。之后的事情发展果然不出何部长的预料,最高当局就像是完全没有听到张群刚才说出的话一样,突然盯着何部长抛出了一个新的话题

  “敬之建丰最近和你见过面吗?青年团最近有什么动向?”

  何部长心中暗暗的叫了一声不好张群刚才的这番话果真是闯了祸!现在,麻烦来了

  最高当局提到的建丰不是别人,正是在苏联呆了十二年的“太子”

  如果说黄浩然在工作中和苏联大使过往甚密就是“亲苏”,那“太子”呢?“太子”可是连就的大学都在莫斯科按照张群刚才的说法,那“太子”岂不是“红”到了骨子里面

  何部长意识到张群这下是要有**烦了于是他赶紧上前一步,对着最高当局大声说道:“委座请您放心。南昌的一切都很好,青年党也愿意团结在中央周围只是建丰比较年轻,所以有时候难免步子会跨的大了一些……”

  张群此时也意识到了他犯下的严重错误,他看着最高当局那双冷酷的眼睛,汗流浃背

  1938年的早些时候,最高当局接受江西省主席熊式辉的建议,派“太子”担任江西省保安处少将副处长。如果将“太子”当作一个普通的27岁青年,那这个职位似乎是过高了一些,但是鉴于“太子”在苏联托马契夫中央军政学院的优异成绩和眼下抗日战争的迫切需要,那这一切又显得顺理成章

  位于赣江旁的南昌是个工矿业比较发达的城市,由于地处后方,相对比较安全。所以年初的时候就已经涌入了数十万难民,一片混乱。“太子”上任之后放弃了江西省保安处给他准备的豪宅,住进了一栋非常朴实的房子,并且立刻了投入工作。1938年4月,武汉政府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在最高当局提示下通过决议案,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太子”说服父亲,应以三民主义青年团取代数年之前由情报头子戴笠组织的蓝衣社‖时“太子”还提议,三青团团员的地位与执政党正式党员相等;甚至,年逾25岁之后,三青团团员可以无限期留在团里,不必转入执政党。而这些要求全部得到了最高当局的批准

  在意识到最高当局这是要为“太子”储备政治资本之后眼红三青团团员这种特殊地位的人自然就不在少数首当其冲向最高当局表示不满的便是掌控党务局的陈果夫、陈立夫兄弟。

  陈立夫认为这是委员长的“政治动作”,也是领袖搞分而治之政治策略的又一例证。陈氏兄弟一直设法染指这个新兴的权力中心,但却始终没能得手

  这一切都是因为最高当局亲自当上了三民主义青年团的最高领导人,还指派手下的干练将领陈辞修去担任三青团中央干事长№材瘦削、脾气温和的陈辞修,不仅干练、忠诚,而且还是浙江人高当局亲自挂帅并且将陈辞修放进三青团,实际上就是在为“太子”保驾护航

  何部长知道在最高当局的心目中,陈辞修是一位有着远大政治前途的将领,甚至有朝一日可以培养成他的接替人所以何部长一直是既把陈辞修视为党内同志,又视为政治对手。现在,回国仅只一年的“太子”,已然成为了何部长的另一个潜在政治竞争者。

  陈辞修的和“太子”有着许多共同的地方,譬如,陈辞修支持“太子”把三青团与武汉政府里面那个**的组织隔离开来的构想。在最高当局和陈辞修的支持下,“太子”有心以三青团江西支团部作为团中央,甚至武汉政府组织的样板模范使他和戴笠的蓝衣社成员,以及cc派掌控的省级、地方级政治系统之间渐渐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最高当局自然是知道中国政治集团里面的风险的,所以最高当局才会授意熊式辉特别为“太子”在省会南昌设置一个保安处副处长的位子,他是消期待“太子”的仕途能有个良好的开端,这个保安处副处长实际上就是个镀金的职位“太子”实际上不必担负太多实质性工作。

  谁知后来居然事与愿违也许是因为“太子”在苏联呆的太久了,居然完全不懂得中国官场上的那一套,一上来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工作当中,再加上“太子”为人十分清廉,办事公正,这就难免和积弊已久的地方行政系统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上任没有多久,“太子”便前往全省各地突袭访视这让武汉系统的地方官员们相当狼狈难堪不久熊式辉办公室就涌进大量的地方官员。他们纷纷指责小蒋的工作作风像“苏联人”

  try{mad1('gad2');} catch(ex){}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