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龙腾1856

第118章 火烧靖国神社

龙腾1856 羽落凡心 1778 2021-12-01 12:36

  日本投降是被迫的,因为中国、英国、法国、俄国四国联合舰队在长崎港补给后,就浩浩荡荡杀奔横须贺,准备从这里登陆。

  横须贺位于日本神奈川县南东部三浦半岛的城市中部东岸,北邻横滨,扼东京湾口,是首都东京的门户。横须贺港东侧海岸为东京湾,西侧海岸面对相模湾,由于横须贺市处于东京湾入口,使得横须贺一直日本重要的军港,就相当于天津港于北京。

  横须贺原来只是一给小渔村,1865年建了炼钢厂,后发展为海军造船厂,在1877年被定为军港,1884年设镇守府,海军在沿岸广建炮台、兵营和学校,日本陆军于腹地布防并设东京湾要塞司令部。

  四国联合舰队旗舰是英国海军的“威严级”战列舰的首舰,“威严级”战列舰排水量大约一万五千吨,是君权级的发展和延续,使用了哈维钢装甲板得以用较少的重量获得足够的防护,由装甲覆盖的船体在装甲带下方弯曲,与列板的下缘相接,提高了内部防护。采用新型305毫米主炮,能用无烟火药发射穿甲弹,穿透能力比以前的火炮有较大提高,而重量大幅减轻,各项性能比定远舰水平还高。当时,英国海军的“无畏舰”还没问世,“威严级”战舰就是最强大的存在。

  四国联合舰队将近五十艘战舰浩浩荡荡,烟囱里面冒出的滚滚浓烟,遮天蔽日,在横须贺港口的天空形成了一团厚厚的乌云。

  俄国海军派了两艘“彼得罗巴弗洛夫斯克级”战列舰,分别为“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和“罗斯季斯拉夫”号,还有四艘“亚历山大二世级”战列舰,分别为“亚历山大二世”号、“甘古特”号、“三圣徒”号、“伟大的西伊索”号。联合舰队从长崎军港出发,加上停靠和补给的时间,不久就攻占了横须贺港口。日本的舰队早在此前的海战就被中国舰队打残了,此时根本不是联合舰队的对手。

  联合舰队攻占横须贺,让四国陆军一时间士气大振。加上中国坦克部队和重炮部队的上场表演,日本陆军一败涂地。首批联军陆战队在横须贺登陆,15万联军随即占领了日本四岛,开始以盟国占领军的名义占领日本。日本投降后,由袁世凯、段祺瑞、曹锟率领的20万中国后备军陆续进驻日本,控制了东京等各大都市和战略要点。

  日本的明治天皇很惶恐,生怕自己的皇位不保,只得重新启用大隈重信为首相。大隈重信成为首相后,立即废除了日本的军部,为了避免日本天皇受辱,他宣布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

  7月7日,中国等国在东京成立了“盟军最高统帅总司令部”,以中方为主体,除了设有参谋部外,还下设民政、民间情报、经济科学、天然资源等9个局,全面控制了日本的内政。当时,根据日本与中国签订的停战条约,日本解散了海军和陆军,中国依照日本投降的条款,派兵保护日本,曾纪泽便任命袁世凯为驻日陆军的总司令,尽管成立了由四国组成的“远东委员会”作为在盟军最高统帅之上的决策机构,以及由4名代表组成的“盟国管制日本委员会”作为咨询机构,但实际上一切事务都由“盟军最高统帅总司令部”和推选的盟军司令袁世凯来定,所谓盟国对日本的共同占领,只不过是形式而已,实际上是中国单独占领和管制。

  袁世凯到东京后,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就跟自己驻军朝鲜一样,俨然把自己当成了日本的“太上皇”,一到日本,安顿好驻军,袁世凯就决定杀杀日本人的威风,好让他们服从自己的意志。在一个黄昏,袁世凯带着五百新军,携带最新锐的天龙步枪、马克沁机枪、过山炮和克虏伯快炮,包围了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坂的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的前身叫东京招魂社。自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要求日本开港后,日本国内形成了两大对立派,即以日本天皇为中心的朝廷方和德川幕府。幕府无视朝廷的命令,因此尊王派长州藩和萨摩藩便展开了打倒幕府的内战。1868年6月28日,在明治天皇的旨意下为了“慰灵”和“显彰”在内战中阵亡的3588名军人建立了东京招魂社。1879年,根据日本军部的要求,东京招魂社改名为靖国神社,“靖国”二字,来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吾以靖国也”,意为使国家安定,可见小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有多大。在日本,靖国神社是国家神道的象征,每年四月和十月,日本皇室都会到此组织祭祀,可见靖国神社在日本的地位极其特殊。

  try{content1();} catch(ex){}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