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甲午之军工霸世

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平衡发展(下)

甲午之军工霸世 那年那兔 948 2021-12-01 12:36

  其实,大建铁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让暴增的钢铁产量有个去处,虽然理论上中国吃下这么多钢铁完全没有压力,但因为国内受教育人口还是不足,各个工业部门展很不均衡,像钢铁工业这种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因为需要的人力较少,展度远快于那些消费钢铁的轻工业部门,因此暂时也只能依靠铁路、船舶、建材、车辆这要么同样是资本技术密集型、要么对工人文化素质要求很低的“四大金刚”了。Ω

  但不管如何,现在受教育人口缺乏的状况比起建国初期已经好转了许多,将近十年的时间,就算中途没有跳级,最早的那批学生也足以读完高中了,在义务教育暂时还只有五年小学的如今,已经完全算得上是出色的人才了。至于那些资质出色的孩子,别说是读完大学,其中已经开始工作、甚至考上了研究生的也不是一个两个,毕竟中国实在太大,什么样的妖孽都有......

  可是因为初期先需要解决的是小学师资不足的问题,所以建国初期那几年里的教育不但覆盖面有限,而且培养出来的学生多半都考进了中等师范,毕业后进小学教书。而且即使做到这份上,由于底子太薄、人口太多,19o5年时中国五年制义务教育在全国的覆盖率也才达到八成多。

  在这样的背景下,少数脱颖而出、成为专家学者和军政干部的优秀年轻人相较巨大的人才缺口,不过是杯水车薪。别说这些高级岗位了,哪怕是稍微有点技术含量的工人,在如今的中国都异常抢手,中国的私营经济至今未能有大的展,除了有钱投资开厂的又少又没有办厂经验外,雇工困难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现在规模已经相当庞大的工业是靠外国人支撑起来的,19o5年底,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总数已经将近5oo万,其中过4oo万来自日本,几乎占到了日本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这让李晖这个始作俑者都没有想到。也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日本人在中国挣华元、然后节衣缩食省下来寄给国内的家人,也间接地令日本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再加上国内那些金山银山铜山近乎疯狂的开采和对日本国内民众如同敲骨吸髓一样的压榨,日本政府19o5年就已经还清了马关条约规定的大部分赔款,让李晖都不禁怀疑自己当时是否过于心慈手软了......

  try{mad1('gad2');} catch(ex){}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