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甲午之军工霸世

第四百八十七章 科技的力量(下)

甲午之军工霸世 那年那兔 738 2021-12-01 12:36

  而与历史上一战时期的沙俄不同的是,苏维埃俄国的体制优势令其可以将军火产量提升到昔日难以想象的程度,特别是那些被重点关照了的关键性武器,因此那两款战机虽然是1910年的最后一个季度才先后定型,产量却飞速飙涨,很快就超过了反苏联盟一方飞机的总产量,就算考虑到这个时空沙俄留下的底子没像历史上那样被内战打烂、布尔什维克的执政经验也远超历史上苏俄建国初期,再加上大部分联盟成员国都并没有进行战争总动员,这样的成绩仍然足以让全世界都目瞪口呆,主抓工业生产的钢铁同志绝对值得记上大功。

  至于飞行员的培养问题,也没有造成多大的困扰,双翼飞机的操纵远比单翼飞机简单得多,而苏俄虽然文盲率很高,但那是跟西方列强相比,它好歹也是一个半工业国,从其他部门挤出一两万文化程度达标、身体也足够健康的后备人才来进行紧急培训,还是没有多大困难的。

  虽然这种突击培训出来的飞行员素质肯定不能跟敌人相比,但航空兵毕竟还是更加依赖硬件,而且作为一个这场战争中才开始崭露头角的新兴兵种,联军一方其实也没多少严格意义上的“老飞行员”,因此优势肯定是在苏俄红军这边。至于因此导致的较高事故率,呵呵,不就是死人嘛,红军什么时候怕过?

  这两款飞机的组合在战场上维持了接近一年的优势,又有在这个时期绝对算得上惊人的数量支持,很自然地对联军一方造成了巨大的威胁。1910年联军攻势大盛,一度迫使南线的苏俄红军完全退出保加利亚和高加索山脉以南地区、北线更是一度侵入了白俄罗斯和右岸乌克兰,但是随着空中优势的易手,苏俄红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就将战局再次扭转了过来......

  try{mad1('gad2');} catch(ex){}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