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甲午之军工霸世

第三百三十九章 大灾周期现奇迹(中)

甲午之军工霸世 那年那兔 734 2021-12-01 12:36

  再加上化肥工业的发展也极为迅猛,使得中国耕地、特别是不太肥沃的那些耕地的亩产明显增加、1903年中国的化肥总产量就超过了200万吨,除了钾肥受制于资源而产量不足、需要大量进口以外,氮肥和磷肥产量都高居世界第一,前者更是占到了全世界总产量的绝大部分,中国掌握了合成氨技术的秘密终于曝光。

  而农药方面虽然因为还没有研发出低毒低残留同时还低成本的品种、暂时还不能广泛应用,但一些无公害的简易除虫方法和生物防治渐渐得到推广,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

  至于良种培育,虽然科研上需要较长的时间,但仅仅是科学的选种方式得到推广,就足以产生显著的影响。

  此外,钢质农具的推广普及不但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量,对单产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帮助。

  再加上不断深入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已经开始立项、甚至动工的一批大中型水利工程,中国的粮食产量想不大增都不可能,事实上1904年中国的谷物总产量已经逼近了2.5亿吨大关,这是一个任何人都会感到震惊的数字,即使李晖估计此时中国的总人口已经接近6亿,人均粮食产量也超过了400公斤,达到了历史上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的水平!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些统计中不被算作耕地的土地也在客观上分担了粮食供应的压力,比如被划分为经济林木的某些热带种植园,其中意义最大的莫过于“世界油王”油棕。

  早在对英战争胜利之后,李晖就下令在南洋那些不适宜种植水稻的地区大力推广油棕的种植。这种木本油料作物产量极高,进入盛果期后,每亩出油量几乎相当于花生的十倍、大豆的二十倍!

  try{mad1('gad2');} catch(ex){}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