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抗战惊雷

第二百六十章 经济举措

抗战惊雷 样样稀松 880 2021-12-01 12:38

  法币在沦陷区已经被鬼子废止,并被廉价兑换。由此带来的问题便是从光复区购物资,造成光复区物资短缺和物价上涨。

  所以,杨天风虽然不能重发货币,但在打击向沦陷区走私的问题上却绝不手软。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渡过战争时的艰难岁月,专员公署也实施了统购统销政策。从粮食到食盐、布匹、棉麻、蚕丝、食油等,民众要购买这些东西,只能凭专员公署发放的流通券,也就相当于第二种货币。

  同样,百姓要出卖统购统销的物资就只能卖给专员公署建立的供销社,再用到手的法币或流通券从供销社购买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或者直接用实物换购。

  虽然实行统购统销,使根据地内能自由买卖的商品变少了,但杨天风所推动的民办工厂的兴建,供销社内的商品却在不断增多。由此给民众带来的生活不便,其实只是在初期,而且完全在民众的承受范围之内。

  当然,杨天风也不得不采取“剪刀差”来获取更多的发展资金。所谓“剪刀差”,实际上是一种“暗税”,收购农产品的价格低,而卖给农民的工业品高,一高一低所形成的差额。

  没有办法,没有中国农民这一份可贵的奉献,工业建设的原始积累便会花费很长的时间,这与战争的需要相悖。

  作为对农民的一种补偿,专员公署成立了信贷部门,为农民提供小额低息贷款来购买牲畜、工具、化肥等生产资料。而且,药品对根据地内的固定居民实行无息赊销,期限为一年。

  这样一来,使用化肥后的增产足以抵销贷款利息,还至少会有一成至两成的余额。而生病后不必倾家dàng)产,完全可以赊药先治好病,再用劳动所得来偿还。

  不得不说,中国百姓是淳朴、善良,最能忍耐的,一点点能够改善生活状况的政策都会被感激。杨天风还有些于心不安,但民间的好评和赞扬却已经悄然兴起。

  其实,每个国家,每个政府,除非昏头胀脑、丧心病狂,都是希望能够稳定长久。制定的政策也是要解决实际困难,作为缴护稳定的手段和措施的。

  try{mad1('gad2');} catch(ex){}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