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一开始我只想下班

第167章 大佬们的过去

一开始我只想下班 相里六续 2612 2021-12-01 14:27

  “陈……老师?怎么是您啊!”

  陈宝胜感觉有些奇怪,“你今晚还约了其他人吗?”

  苏寒果断摇头,同时心里吐槽着,主要是我今晚好像也没约你啊……

  等等,难道说……

  “你上次不是说想聊一聊拍戏的事么,我看你今天戏份不多,应该不累,所以就过来看看。”

  果然是因为这个!

  前几天苏寒还在想,为什么陈宝胜就是不来,难道是不愿意教?

  自己上门倒也不是不行,但就有点催促的意思了,万一人家真的不愿意教呢?

  原本就有些社恐的苏寒,虽然现在日渐习惯人际交往,但在这时候仍旧下意识想得有点多。

  一来二去,苏寒也就没放在心上,反正自己不急,看人家陈老师的时间来。

  结果陈老师这时间,有点特殊啊,这都几点了……苏寒下意识看了看表,这才发现一件事。

  以前不过十二点睡觉,那都是不可能的,一两点钟才是自己睡觉的时间。

  毕竟工作多,再加上夜生活丰富嘛——我说的是游戏哦!是电影电视剧哦!

  不过现在嘛,剧组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苏寒这几位主演大晚上都不出门的,其他配角就更不敢乱跑了。

  之前拍摄迪迦的时候,因为专辑的事还没有尘埃落定,苏寒不得不经常飞回华夏,所以还没感觉。

  现在他才意识到,当晚上什么事都没有,空闲的可以,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原以为至少十点钟了,结果一看,嘿,八点!

  也不知道刚才自己吓自己是在做什么,八点钟,人家都还没上班呢!

  咳咳,我说的是鬼屋工作人员,不是什么奇怪的东西。

  总之,苏寒一瞬间心里头百转千回,立马知道自己刚才搞了个乌龙,又不好意思让陈宝胜发现,只得羞涩笑笑,给大佬泡茶。

  陈宝胜看似沉默寡言,实际上观察的比谁都仔细。

  虽然发现苏寒好像有些尴尬,但又确定了应该和他没什么关系,所以就没有多想。

  毕竟苏寒不擅长人际交往,放在普通人里头就是这个宅男,这个性格别说他们,就连苏寒的粉丝都知道了,也不知道谁传出去的。

  苏寒:还能有谁,头号粉丝群啦!严重怀疑是伊伊这个群主搞的鬼!

  闲话少说,两个大男人大晚上碰面,也没什么好客套的。

  苏寒作为求教的萌新,主动从自己这几天的戏份难点提问,陈宝胜一一作答,游刃有余。

  完了苏寒把这几天的戏份连同之前迪迦的拍摄经历都讲了讲,收获良多,结果发现自己一时半会想不起该问些什么了。

  陈宝胜察言观色,心中暗想苏寒还真是奇才,没想到才演了一部剧,几场戏,就能发现这么多的细节。

  换做一般人,拍完了都不知道自己该问些什么,能学些什么。

  苏寒是不是装的,是不是私底下学过,陈宝胜看得出来,确实是没有。

  这一点苏寒不是不想学,实在是没时间。

  如果沉寂几年好好学习,倒不是不可以,可是就像前边说的,苏寒一开始拍戏只是兴趣爱好,想还原一下自己喜欢的作品,所以并没有正儿八经的计划。

  在发现了金手指的正确用法,苏寒也不会真的花几年工夫慢慢学了。

  所以心中感慨苏寒经历的戏份太少的同时,陈宝胜也自然而然的给苏寒解围。

  聊了聊他自己那些年拍过的戏,从初出茅庐的新人,到后来一步步走上二线顶尖,几乎要问鼎一线。

  记忆是罪不可考的,陈宝胜说着说着,发现当年自己觉得很很激动,以为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事,现在好像也记不清了。

  包括自己那些年的荣誉,也包括前女友对自己的背叛。

  细节都已经模糊不清,但他们对自己的影响却真真切切的留了下来,不论是好还是坏。

  之后连续几天的晚上,苏寒和陈宝胜都持续着这种交流。

  其实到了后边,与其说演技上的探讨和学习,倒不如说是陈宝胜回忆过去。

  有的是剧组出糗的事,有的是自己演戏的时候犯过的错。

  苏寒确实从中得到了不少经验,但也更加了解陈宝胜整个人。

  所以说一个不喜欢说话的人,往往闷骚,很多话都憋在心里不讲,结果这下子又仿佛一下子想要把这些年想说的话全部说一遍。

  苏寒虽然不太会说话,但绝对是合格的聆听者,陈宝胜也讲得挺开心的。

  有几次潘一鸣也会一起来,那时候画风又不一样了,两人都是经验丰富的。

  不像是苏寒,总共也就参与了两部剧,大部分时候都只能陈宝胜回忆过去。

  这时候的苏寒,往往只能听着陈宝胜和潘一鸣回忆过去的经历,然后在一旁默默学习,喊六六六。

  不过这两人的经历差别特别大,陈宝胜是科班出身,演了几部剧,就凭借着演技拿奖,从电视剧走向电影,口碑越来越好。

  当初在一个小娱乐公司都能一步步登顶二线,陈宝胜的实力可想而知。

  而潘一鸣又是另一个不同的经历,从一个吃不上饭,在老乡的忽悠下,去了某个剧组做群演。

  结果好像悟性不错,被导演看重,成为了那部剧的固定小配角。

  据说潘一鸣那第一部剧,就一个人演了十三个角色,然而加起来可能也没有十分钟。

  而且为了不被观众发现几个十三个角色都是同一个人,潘一鸣很多镜头都是没有脸的,纯粹的工具人。

  也不知道潘一鸣是不是很喜欢这种紧张刺激的经历,结束了那部剧,几个月的时间才拿到两千块的钱,心里却对演戏念念不忘。

  最后跟着其他群演混在那个影视基地,每当剧组来人,就毫不犹豫地毛遂自荐。

  每一次睡觉的时候,都会思考着自己的表现,人家演员的表现,在思考中入睡。

  他渐渐的在这个影视基地有了名字,来这的剧组一想到群演,就会想到潘一鸣这个名字。

  潘一鸣人生的转折,是一部大制作的历史正剧,原本只是马夫角色的他,被导演一眼相中,愣是演了一个家族庶子,成功在圈子里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名气。

  不再是群演,而是正儿八经的演员。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